行业资讯

二月二为什么又叫“龙抬头”

龙抬头(农历二月二日),又称春耕节、农事节等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。在农耕文化中,龙抬头标志着着大地回春,阳气生发,雨水增多,万物生机盎然,春耕由此开始。



自古以来,人们就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、消灾赐福的日子。


2111bc8d0087523b57e7d274b262ca49.jpg



我们常说“二月二,龙抬头”,但是很多人只知其然,而不知其所以然。今天的这篇文章,小编将做一个详细的讲解。



《易经》有曰:“天生神物,圣人则之。天地变化,圣人效之。天垂象,见吉凶,圣人象之。河出图,洛出书,圣人则之”。“天人合一”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,后被汉代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,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。



在我国思想史上,“天人合一”是一个基本的信念。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:天,就是大自然;人,就是人类;合,就是互相理解,结成友谊。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谜团往往可以从天文星象学的角度得以破译。


龙,鳞虫之长,能幽能明,能隐能巨,司掌行云布雨,常用来象征权威和祥瑞。



“龙抬头”起源于中国传统的星象文化,上古先贤从很早就开始仰望星空,探索宇宙的奥秘,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观星文化。



bf78249fed7e3203c47e5919d9f74cb5.jpg



在传统星象学中,“龙”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,是观象授时中的一个重要天象。二十八宿中的角、亢、氐、房、心、尾、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,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。



上古先贤由夜观星象浮沉而引发人生感悟,将这些珍贵的思考凝练成寥寥数语,收录在《易经》的“乾”卦一节。“乾”卦,讲的是一年四季里,东方苍龙星象在天穹上的变化。其爻辞中的“潜龙勿用”、“见龙在田”、“或跃在渊”、“飞龙在天”、“亢龙有悔”,描述的正是古人观测苍龙七宿在一年四季运行的天象变化。



bc0b9e329be2ea5f69a475f6ccaca952.jpg


乾卦九二“见龙在田”,表示龙离开了潜伏的状态,已出现于地表之上,崭露头角,为生发之大象。每年卯月之初,当“苍龙七宿”中的“角”宿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的时候,就形成了“见龙在田”这个天象,我们把它称为“龙抬头”。此时,桃始华,仓庚鸣,鹰化为鸠。



时来天地皆同力,运去英雄不自由。蛟龙未遇,潜身于鱼虾之间;君子失时,拱手于小人之下。伏久者,飞必高;开先者,谢独早。没有潜龙在渊,就没有飞龙在天。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;顺则为利,逆则为害。天地万物皆有规律,应时而作,顺势而为,方为大道。



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,是闪耀苍穹、气势恢宏的苍龙星象,它代表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,刚健有为的处世态度。



天垂象,见吉凶,仰望星空,东方苍龙已露出明亮的龙角,“飞龙在天”指日可待!




87ce62f2ebf748179c000782e89b51a7.png

Copyright © 2019 西安东电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
陕ICP备19016972号-1